近日高校诈骗案件呈相对高发态势,大学生已成为新的受骗群体之一,主要原因是学生群体社会阅历较浅、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薄弱。
那我们应该怎么提高防备之心呢?现在为大家还原案例,看清骗子的真面目!
高校电信诈骗频发例一 冒充公检法忽悠担保金骗子:冒充公检法
被骗:大学生小李
在公司实习的大学生小李接到一个自称是快递员的电话,对方说小李的网店由于收了钱没有发货被很多人投诉。
小李告诉对方没有开网店,对方建议小李报警,并自动把电话转到“公安局”,“警官”要走了小李的身份信息进行调查,并要求小李往指定账号上汇款作为担保金,待事情查清楚后将钱退还。于是小李连续两天分两次在ATM机上,向对方提供的账户汇款共1万元。此类案件是典型的电话冒充公检法类诈骗,诈骗分子会以涉及刑事案件即将被抓捕为由,威胁诱骗事主相信自己的权威身份,从而让事主听从他们的指挥。防骗战术:
1、凡是涉及案件,民警都是当面与事主做笔录,不会通过电话制作电子笔录,若接到类似电话,直接挂断即可;
2、互联网式“通缉令”纯属虚构,不会“提前”通知事主,更加不会要求事主向所谓安全账号内汇款、交保证金!
案例二 冒充熟人让学生转账汇款骗子:冒充学校老师
被骗:大学生小张
大学生小张接到学校“老师”电话称让其到学校办公室找对方,小张到学校后,“老师”称现在办公室有其他领导,需要送点礼,自己不方便,让小张到银行转账。
小张没有多想,便按照“老师”指示,通过网银转账的方式汇给指定账户3万元。转账后,小张才发现哪里不对劲,便向学校领导进行反映,这才发现原来被骗啦。
此类案件中,诈骗分子冒充领导、老师、同学等特殊身份,降低学生们的戒心。防骗战术:1、使用对方在自己手机上存储的号码核实身份;2、通过侧面打听,如咨询其他老师或者同学;3、当面核实。案例三 谎称有考试答案骗钱骗子:冒充社会机构老师
被骗:大学生小刘
小刘参加了会计师考试,无意中添加一个名为刘老师QQ号,对方称可以修改会计师考试成绩,让其汇款2000元,小刘汇款后,对方又以缴纳更新信息费和保险费为由让报警人再次汇款29000元,最终被骗3.1万元。
转账后,小刘才发现被骗,悔之晚矣!
此类案件中,诈骗分子利用学生急于考试通过的心态,实施诈骗。防骗战术:凡是自称有考试答案、可以更改考试成绩的都是骗子,直接拨打110报警即可。
大学生网购花露水被骗五万元
再过几天就是万众期待的“双十一购物节”了
各位的小手手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了呢
但是下单后,必须警惕这类骗局
近日,山西大学生小张报警称,6月份在网上买了瓶花露水,10月份“客服”打来电话称,因工作失误他被拉入国际会员名单,每月需交500元会费。 小张想取消,就按照“客服”指示网贷并向陌生账户汇了5万余元,之后对方就失联了。看到这里,许多网友纷纷坐不住了,也分享起自己曾经的“受骗”经历。
许多机智的网友表示:直接和骗子斗智斗勇
绝大部分不法分子的诈骗目的都是为了钱财,在个人信息遭到泄露之后,首先要做的就是严防财产安全。
不点击不明链接、不随意扫描二维码、不向任何人透露短信验证码,不向来历不明的人转账汇款,抱着“铁公鸡”心态来对待突然接到的电话、短信、链接等,保护自身利益和安全不受侵犯!